close
作者:舊金山加州大學精神科副教授楊錦波
【關於本專欄】是否曾經想過,只要升官發財,就能更快樂?只要兒女有所成就,能更愉快?當慾望提高,想擁有的更多,將成為無止境的追逐&hellip
許父母家住中部小鎮,兒子負笈他鄉就業,十來年前在北縣結婚。母親重視家鄉禮俗,鄭重叮嚀兒子,返娘家作客務須慎選吉日。然而媳婦出身外鄉,對於擇日風俗並不以為然,反倒視為是婆家操控兒媳的藉口。媳婦自此之後,就與許家公婆心存隔閡。
事隔數年,媳婦喜懷頭胎,臨盆順產男嬰,婆婆喜出望外,燉鍋麻油雞湯,趕忙驅車北上,恭賀喜獲麟兒。媳婦一向肝膽失調,醫囑戒口油膩食物。媳婦見禮不悅:「我產後須人照護,她不來幫忙坐月子,卻送我滿鍋油湯,這豈不存心害我!」此後婆媳關係更加惡化,她明確表明態度:「既然他們對我無情,以後有事不要找我幫忙!」
因為事忙地遙,除了逢年過節,兒子也很少攜家帶眷,返鄉探親。光陰一恍數年,許家父母年事漸高,生活起居須人照應,於是遷居北上,寄望兒子就近照護。媳婦不悅之情溢於顏表,婆婆內心受到傷害:「我一向待她如同自己女兒,她生產時,我包紅包送大禮,讓她僱人坐月子;我專程北上送雞湯,為她產後補身體。如今她非但不知感恩圖報,反而板著一副面孔待我!父親看醫生需要人陪伴,她卻避之唯恐不及!」兒子覺得過意不去,找太太當面理論:「父母的恩惠,山高海深。我有今日的成就地位,全都由於他們辛苦培養,你要好好孝敬父母!」。媳婦滿腹委屈,憤恨不平的說:「你總是護著你父母!他們教養的是你,不是我!你去孝順他們,我不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