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刊別:月刊級別:普遍級
出版地:台灣語文:繁體中文
條碼:9771015995001
出版社:儂儂雜誌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01日

本期封面故事top
產後6週全方位照護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生下寶寶之後,媽媽身體和心理的負擔都減輕許多,但是別忘了產後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喔!產後6週的照護黃金時段,每一週都有特別的照護重點,請產後媽媽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才能當個健康、快樂的俏媽咪。產後6週稱為產褥期,是指胎兒和胎盤娩出之後,到產婦的身體復原的一段時間。這段時期,產後的媽媽必須好好休息,並調養好身體,才能促進機能盡速恢復。歷經像打了一場仗的生產過程,媽媽要開始好好休息和調養了!

Week 1  產後第1週(1?7天)
傷口疼痛指數★★★★★★
子宮復舊指數★
乳房脹奶指數★
(針對哺乳媽媽)
惡露排淨指數★
【說明】星星數代表產後復原情形,1顆星為底限,6顆星為上限。例如:第1週傷口疼痛指數6顆星,表示傷口在第1週最為疼痛;子宮復舊指數1顆星,表示子宮在第1週才剛開始進入復舊階段;乳房脹奶指數1顆星,表示產後第1週乳房的腫脹感還不嚴重;惡露排淨指數1顆星,表示惡露在第1週最多,其他週數的各項指數,則以此類推。

Q&A產後可以「愛愛」嗎?
經過10個月的禁欲,生完寶寶後終於可以恢復正常的夫妻關係了,但是可別太心急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表示,產後性行為的適當時機,通常在寶寶滿月之後,就能正常進行,因為子宮有一段復舊期,一般而言,生產後2週,子宮經過收縮,會回到骨盆腔的位置;4週後會回復到正常的大小。而陰道的復舊期約為4星期,所以等做完月子後,媽媽的身體機能回復良好,夫妻間就能重新開始親密關係了。

傷口
【會陰部】產後必須特別注意會陰部的清潔,每天清洗會陰部至少2次,每次清洗後都要換上乾淨的衛生棉墊,保持清潔、衛生以促進會陰部傷口癒合。
【剖腹傷口】手術後第1天要在床上躺或坐著休息,等到第2天拔除導尿管後,才能下床如廁,約每4?6小時排尿一次。第3天可在室內活動或行走,但必須量力而為。

腹部
【子宮】分娩後第1天,子宮底會下降至與肚臍平的位置,之後宮底每天會下降1?2公分。產後7天左右,子宮會降入骨盆腔,與恥骨聯合齊平。
【子宮頸】子宮頸在分娩時呈現鬆軟、充血、水腫的狀態,由於分娩時的損傷,初產婦的子宮頸外口,會失去原來的圓形,而變成橫裂的形狀。

乳房
國泰綜合醫院產房護理長雷宜芳指出,產後可立即讓寶寶吸吮母乳,以刺激乳汁的分泌。根據研究顯示,愈早哺餵母乳的媽媽,成功哺餵率愈高,剛分娩完5天內母乳分泌較少,此時稱為初乳(之後便稱為「成熟乳」),抗體含量很高。初乳略呈黃色,感覺上較濃,含有高濃度的抗體和蛋白質,不僅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又可保護消化道免於感染,以及促進胎便的排出,甚至還可減少日後發生黃疸的機會。

飲食
【自然產】中心診所醫院婦產科主任馬大勳表示,以西醫觀點來看,產後的飲食只要維持營養均衡即可,依照自身的狀況,適當補充蔬菜、水果及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其實產後需要的營養並不比孕期時少,蛋白質、鈣和鐵等營養素都要多補充,所以像牛肉、雞蛋、牛奶、豆類及豆製品等,都是豐富營養的來源。中醫則建議,產後一週內飲食不宜加酒,因為酒精會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而使出血較多。
【剖腹產】手術後的飲食,必須根據媽媽的術後情況進行評估和調整。馬大勳主任認為,一般來說,手術後6小時、排氣之後,就可以吃一些米湯等流質的軟食,每天約進食5?6次,但切記不可過飽,以免消化不良。
五穀雜糧飯
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有助恢復體力、排便順暢。

心情
現在的妳,正在體驗人生中美麗的喜悅,這種心情無法言喻,相信妳一定很想跟別人分享。不過卻漸漸發現,大家的注意力已轉移到寶寶的身上,不再只是關心妳一人,妳不是和寶寶爭寵,只是也需要他人的關心罷了!
【建議】國泰綜合醫院總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佘伯青指出,通常這樣的情形發生時,都會與媽媽進行溝通,希望媽媽本身不要太鑽牛角尖,導致小問題變成大問題。一般產後婦女,都會比較擔心自己無法扮演好「媽媽」的角色,這時媽媽背後的支持系統就相形重要,最重要的是「先生」。佘伯青醫師提醒,爸爸在小寶寶出生後,千萬別只顧著看寶寶,而忘了親愛的老婆也需要你的關心!

運動
腹式呼吸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收縮腹肌。
做法:
1. 平躺,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
2. 由鼻子吸氣,再由口吐氣。
3. 吸氣時擴張腹部,吐氣時收縮腹部。

胸部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使乳房恢復彈性,預防鬆弛、下垂。
做法:
1. 平躺,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
2. 將雙手向上舉直,雙臂再向左右伸直平放。
3. 雙臂上舉至兩掌相遇,再向頭後方平放,最後回到前胸。

抬腿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促進子宮及腹肌收縮。
做法:
1. 平躺,雙手平放。
2. 腿抬高至垂直角度,腳尖伸直,膝蓋不要彎曲,再將腿慢慢放下。
3. 另一腿重複前述動作。

Week 2  產後第2週(8?14天)
產後進入第2週,傷口和身體都漸漸好轉,是不是已經習慣生命中多了一個寶寶,所產生的改變呢?辛苦的媽媽,在照顧寶寶之餘,也別忘了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營養,以及和家人之間的互動喔!

傷口疼痛指數★★★★★
子宮復舊指數★★
乳房脹奶指數★★
(針對哺乳媽媽)
惡露排淨指數★★★
Q&A惡露何時會排淨?
產後的惡露可分為自然產和剖腹產,自然產的惡露,大致會持續7?10天,剖腹產的惡露,則為10?14天。詹景全醫師指出,剛生完時的惡露顏色會是鮮紅色,慢慢轉變為咖啡色,最後再呈現為清白色。當惡露變成清白色,像平時月經快結束一樣的白帶顏色時,就算是排除乾淨了。

傷口
【自然產】由於會陰部癒合能力較強,通常約1?2週傷口就會好轉或癒合。可每天用溫開水清洗會陰部1次,並勤加換洗內褲及衛生棉,最好能在陽光下充分曝曬,達到殺菌的效果。
【剖腹產】手術7天後,醫師會為傷口拆線。拆線後若要咳嗽或用力,要用手按壓傷口兩側,防止傷口裂開。

腹部
【子宮】一般在產後10?14天,在腹部已摸不到子宮,這才是正常的恢復狀況。
【陰道】產後陰道內的黏膜平坦,也會較為鬆弛,在短時間內並不容易恢復至懷孕前的狀況。必須在停止哺餵母乳、月經來潮之後,卵巢功能也逐漸恢復,在激素的作用下,陰道黏膜機能才會慢慢恢復。

乳房
根據國民健康局《幫助母親哺餵母乳藍皮書》指出,脹奶(或稱乳房充盈)的情況,通常發生在產後的頭幾天,當媽媽的奶水開始製造,便會開始覺得乳房熱、重而且變硬。在正常情形下,奶水會順暢地?出,並且能觀察到奶水由乳頭滴出,這就是正常的脹奶。但是,有時候脹滿的乳房會摸起?像是硬塊一般。
這時最好的處?方式,就是讓寶寶頻繁地吸奶,以利排出奶水。慢慢地,乳房沉重、變硬的感覺,?會在餵奶之後減輕,而乳房會變得柔軟,讓媽媽感覺比較舒服。在幾天之後,媽媽的乳房會適應寶寶的需求,而?像之前一樣滿脹,但是媽媽?應該認為是乳汁開始減少,這是正常的供需平衡原理所造成的。

飲食
從中醫觀點來看產後飲食原則,首重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從第2週起,可以開始食用加入麻油的料理。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高銘偵表示,如果是哺餵母乳的媽媽,則要禁食中藥中有回乳作用的麥芽,此外,由於產後胃腸蠕動較弱,因此過於油膩的食物應該盡量少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其他如:辣椒、胡椒、咖喱、芥茉、茴香、大蒜、花椒及各種經過油中煎炸、火中烤炙、炒乾的食物,均會加重口乾、便祕、痔瘡等症狀,產後媽媽要避免食用。

腰果綠花菜
富含天然油脂、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葉酸、鈣、硒、膳食纖維等,可提昇免疫力、補充鈣質。

心情
對於初來乍到這世界的寶寶,一切都需要他人細心的呵護,尤其是媽媽的照顧,只是有經驗的婆婆媽媽、看書育兒的爸爸、熱心的隔壁鄰居,再加上醫院教的衛教知識,育兒的方法可以說是千奇百怪。該如何擺平每個人提供的建議,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建議】因為教育背景、時代轉換甚至宗教信仰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育兒觀念,國泰綜合醫院總院社工師林麗玲建議,在維護寶寶安全的大原則下,各方若都能各退一步,相信就能輕鬆解決這樣的問題。例如,1歲以前不能飲用蜂蜜水,八寶粉多含重金屬等,這些可能造成寶寶健康的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

運動
凱格爾運動(每次15下,每天1次。)
目的:訓練骨盆底的肌肉,減少尿失禁的情形發生。
做法:
1. 何時何地皆可進行。
2. 收縮骨盆底肌肉,就像平常解小便,中途忽然憋住的動作。
3. 持續收縮約10秒,再放鬆10秒。

仰臥起坐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但剖腹產媽媽不宜。)
目的:減少腹部贅肉,增加腹肌力量。
做法:
1. 平躺,兩臂交叉抱於胸前。
2. 腹肌用力,使肩胛骨下緣離地。
3. 若肌力較佳後,可進展至上半身完全離地坐起。

膝胸臥式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幫助子宮恢復至正常位置。
做法:
1. 身體採跪伏姿勢,將頭側向一邊。
2. 雙手曲起,貼於胸部兩側之地面或床面,雙膝分開與肩同寬。
3. 胸部與肩部盡量接近地面或床面,維持約2?5分鐘。

Week 3  產後第3週(15?21天)
一下子脫離大肚婆的日子已經有三個禮拜了,每天躺在床上是不是有點無聊了呢?不妨撥出固定的時間,好好做一下產後運動,將有助於回復窈窕體態。此外,飲食也要注意,生冷的食物還是要忌口才行喔!

傷口疼痛指數★★★★
子宮復舊指數★★★
乳房脹奶指數★★★
(針對哺乳媽媽)
惡露排淨指數★★★

Q&A生化湯怎麼喝?
有些媽媽在生產完後,會喝生化湯,幫助排除惡露。中醫的生化湯主要作用有二:第一,可以促進子宮收縮;第二,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建議當惡露已經呈現清白色的時候,就可停止服用生化湯。有些醫生會開一些子宮收縮的藥物給產後媽媽,詹景全醫師建議,如果已經有服用宮縮藥,就不要再喝生化湯,否則雙重效果下,媽媽的腹部會非常疼痛。

傷口
【自然產】台安醫院產房護理長王麗玲表示,媽媽在每次大小便之後,必須以內裝溫水的陰道沖洗器,沖洗會陰部。再以衛生紙輕拍,不要來回擦拭,這樣除了達到局部清潔之外,也較為舒適。
【剖腹產】現在為了美觀,剖腹產的傷口大都開的比較低,所以使用衛生棉墊時,放置的位置要稍微往後面一點。詹景全醫師表示,若是衛生棉墊放的太前面,可能會碰觸到傷口,而引起發炎。

腹部
【子宮內膜】子宮內膜的表面隨著胎盤娩出,會變得非常不規則,厚度也不一,且充滿血液,所以在生產過後的前幾天,內膜的海綿層會排出體外,產生所謂的惡露。而子宮內膜組織的再生,必須完全藉由子宮內膜腺體,以及結締組織的分裂和增生,這個過程大約需要3週的時間才能完成。
【陰道】由於生產過程中,陰道等部位都受到強力的伸展,致使陰道皺褶消失不見,必須等到產後才會逐漸恢復,通常陰道皺褶可於產後3週再次出現。不過,陰道彈性的增強,仍然需要6週的時間。

乳房
哺餵母乳也3週了,但是要如何知道寶寶吃飽了沒呢?雷宜芳護理長說明,檢查寶寶體重增加的情況是最可靠的方法。前6個月,寶寶的體重每個月應增加500公克,或是每週125公克。如果寶寶體重增加少於1個月500公克時,就是體重增加遲緩。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正常,表示得到足夠的母乳。
另外,雷宜芳護理長提及,檢查??,也是個有用而快速的方式。通常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會解1次?,第2天約2次,第3天3次,第4天開始,全母乳寶寶如果得到足夠的母乳時,通常在24小時內排出6?8次清澈的?。而沒有得到足夠母乳的寶寶,1天排?少於6次(通常少於一天4次)。而且?液通常是濃縮的,味道可能很重,顏色會是深黃色到橘色。

飲食
產後第3週後,傷口若癒合順利,就可以開始食用麻油雞酒,但是產後孕婦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所以生冷之物還是要避免。高銘偵醫師認為,中醫歷來有「產後宜溫」、「產後多虛」的古訓,意思就是說產後身體虛弱,惡露排除容易不淨,故藥食均應偏於溫潤,不可一味寒涼。像是梨、西瓜、冬瓜、黃瓜、苦瓜、絲瓜、綠豆、白蘿蔔等寒性食物均應忌之。同時,各種冷飲、冰涼飲料、涼拌生菜,像生拌蘿蔔、拌海蜇、拌涼粉都要暫時忌口。

紫山藥洋芋沙拉
富含澱粉、維生素B群、維生素C、礦物質、膳食纖維、及酚類化合物等,具有補氣、養生的功效。

心情
有親朋好友陸續來訪,在閒聊中,無意提及「減肥」的事情,讓你心中有些在意。心想:「萬一瘦不回來怎麼辦?」、「如果減肥會不會影響哺餵母乳?」、「要做什麼運動才能趕快瘦下來?」,這一連串的問題及矛盾,是否不停地困擾著妳?
【建議】產後6個月內是黃金瘦身時期,雖然可能在坐月子期間,因為遵循傳統古法,而讓你吃了不少的「油」。林麗玲社工師建議妳,可以將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剪下,或是醫院的衛教資訊,放在客廳的茶几上,讓婆婆「不小心」看到,讓第三者用客觀的角度,讓婆婆吸收新知,不再只有「傳統就是最好!」的想法。

運動
舉腳腹肌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訓練腹肌。
做法:1. 平躺,將腰固定於地面或床面上。
2. 膝蓋呈直角彎曲,並將雙腳抬高。
3. 維持動作約10秒再放下。

提臀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鍛鍊腰部和臀部,塑造臀部曲線。
做法:1. 平躺,雙手掌朝上平放於地面或床面。
2. 緊縮腹部,左右腳分別慢慢往斜側伸出。
3. 抬起的雙腿不要彎曲,並重複數次。

骨盆左右運動(每次10下,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調整。)
目的:活動骨盆以恢復苗條體態。
做法:1. 站立,雙手放在腰部。
2. 緊縮右側腹,將骨盆向右側移動。
3. 緊縮左側腹,將骨盆向左側移動。

本文摘自《媽媽寶寶雜誌》2006年12月號

編輯的話top
疼惜產後媽媽! 文∕鄧懿貞 攝影∕陳炳煌
最近我們有好多同事都在坐月子, 我很關心他們產後的復原情況,尤其是產後瘦身。因為,現代人較少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反而是營養不均衡或是營養過剩,加上,美味又精緻食物的誘惑,所以,很多孕婦常常受不了美食的誘惑或怕腹中胎兒長的過小,於是就「拋開一切」地滿足口腹之欲,沒想到體重也就直線上升,整個孕期往往一胖都超過20公斤以上,這樣一來,不僅增加生產的風險,也讓產後瘦身的困難度大大提高了。有些同事會開玩笑地對我說,「你歧視胖子喔!」其實不然,因為女性一生當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體質調整期,一個是青春期;再來是坐月子階段;最後一次是更年期,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把握坐月子時期好好調養,一旦孕期體重過胖,可能會產生孕期併發症,最明顯的就是妊娠糖尿病,雖然,它是因懷孕賀爾蒙變化所引起,產後就會消失,但往後得到成人型糖尿病的機率也就很高,所以,適當地管理孕期體重,不但可以減少孕期併發症,對於產後瘦身也會更加輕鬆容易。
產後除了身材恢復之外,還有:傷口.腹部.乳房.飲食.心情.運動等,都要注意,每一週都有觀察與護理的重點,例如,產後第1週惡露排淨的指數不高,產後前一、二天乳房腫脹的指數也不高,但傷口的疼痛指數就很高,為了照護產後媽媽,本期的專題報導特別製作了「產後6週全方位照護」,詳細說明在產後6週當中,媽媽每一週應特別注意的護理重點,此外,我們也同步製作「全國育嬰哺乳室大蒐密」,介紹全台擁有哺乳室的公共場所,讓你可以放心地帶著寶寶外出,也請一些職場女性分享他們哺餵母乳的心得──「職場母乳媽咪生活日記」,讓你在哺乳的路上更順利輕鬆,加油!
目錄top
【封面人物】
時尚孕媽咪洪曉蕾

【專題報導】
產後6週全方位照護

【育兒大企劃】
找個好保母.溝通全攻略

【焦點話題】
臍帶血儲存的基本認知

【孕產婦專輯】
準媽咪冬日生活6準則
孕媽咪愛美大作戰
公開4類型乳頭的哺乳秘訣
10大必瘦秘笈!打擊產後下半身肥胖

【育兒須知】
小兒常見6大腸胃問題解析
9大寶寶常見的耳鼻喉問題
28件新款可愛小外套.Show time!
讓寶寶乖乖入睡的5大秘訣


雜誌簡介top
  媽媽寶寶是新手父母懷孕生產育兒的必讀雜誌,同時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於台灣、大陸、馬來西亞同步發行。1995年1月,授權馬來西亞版媽媽寶寶雜誌;2003年1月,授權山東科技出版公司創刊大陸版媽媽寶寶雜誌。媽媽寶寶雜誌,內容包括孕婦須知、孕前資訊、生產資訊、產後照顧、中藥調理、育兒須知、營養食譜及健康資訊等。2004年6月,為了延伸媽媽寶寶雜誌的領域,創刊了姐妹刊物─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家有0至6歲幼兒的父母一本全方位、具國際視野的教養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a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