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別:月刊級別:普遍級
出版地:台灣語文:繁體中文
條碼:9771015995001
出版社:儂儂雜誌社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1日
封面人物:丁寧
本期封面故事top
丁寧
Audrey是生命中最大的美好
以爽朗健康形象立足影藝圈的丁寧,除了參與過多種戲劇表演,也是專業的瑜伽老師,從不吝惜與人分享瑜伽好處的她,現在更升格為美麗的媽咪。丁寧不諱言的說:「瑜伽改變了我的生命,而女兒Audrey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美好。」現在的丁寧,除了依然侃侃而談瑜伽對她的影響之外,更有滿腹的育兒經可以分享,因為寶貝女兒的誕生,讓丁寧成為更加有女人味的好媽媽。
【專題報導】透視百年孕產史
新世代媽咪孕產新主張
回顧台灣百年孕產史年,從早年助產士接生到近三十年來婦產科醫療的介入,生產型態大不同,時屆科技飛速進展的今日,新世代孕媽咪可以有更不一樣的孕產新體驗!
文╱張雪惠?許碧純;採訪諮詢∕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所長郭素珍?萬芳醫院醫務副院長?新莊樂寶兒婦幼診所護理主任黃資裡?板橋亞東紀念醫院產房副護理長廖淑媛?大溪助產所主任助產師萬美麗 資料提供╱臺大醫學人文博物館 參考資料?部分照片引用╱《台灣婦產科百年史》?《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師》?《新竹市醫療業者耆老口述歷史》?謝豐舟醫師〈台大醫院給醫學生的信之六:從婦產科的今與昔談如何選科〉 攝影∕陳炳煌 演出∕漂亮孕媽咪潘冠妤?于采倢? 場地協力∕亞東醫院LDR(樂得兒)產房
分娩接生篇
日治時代?民國60年代初期 助產士接生盛行
自然產
台灣俗諺「拼得過雞酒香,拼不過四塊板(進棺材)」,鮮明的刻劃台灣早期婦女求子的高風險,而從日治時代到民國60年代左右,助產士扮演婦女生產的重要推手,風雨無阻的四處接生。
養成教育
郭素珍老師指出,日據時代的助產士是由「產婆講習所」訓練而來,當時領有合格執照的助產士,;到了國民政府接管後,成立台北護校,是一護士、助產士合訓班,助產士各個科目都要學,一方面學習護士應做的工作,從開刀房到病房,做護理工作,協助醫師開刀、給藥、照護等工作。
接生技術
在接生技術方面,郭素珍老師表示,助產士在接生前,須為產婦做產前檢查,像是量血壓、聽胎心、診斷胎位、確定產婦可以進行自然分娩。等到產婦開始陣痛時,全程陪產、處理產婦產程中的各種狀況,產婦進入第二產程時,盡量為產婦保護會陰;嬰兒出生後,進行斷臍,護理新生兒、處理胎盤、觀察產婦至少一小時,確定其沒有產後大出血。助產士在接生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術是要將分娩危險排除,確保產婦嬰兒安全,在醫師尚不普遍的年代,遇到胎位不正、產婦產後血崩,助產士必須做正確的判斷與迅速處理,因為她們不會開刀,遇到橫位、前置胎盤、子癇等情形,必須送醫另行處置。
接生步驟
一般來說,到產婦家接生時,要請她的家人燒熱水,先消毒接生器具,為預防嬰兒出生時感染細菌,必須幫產婦清潔、消毒陰部,再為產婦鋪上消毒巾,用藥水消毒自己的手後戴上手術手套。等到產婦的子宮開到四指的寬度時,才開始生產。小孩出生之後,,以止血鉗夾住臍帶,從酒精瓶中拿出臍帶繩,綁在母子兩端的臍帶上,用剪刀剪斷,在嬰兒肚子上留一段2?3公分的臍帶。
之後用抽吸器幫嬰兒鼻子和嘴裡的羊水和黏液吸乾淨,若嬰兒身上有胎脂,必須用棉花沾麻油擦掉;新生兒出生後,必須點眼藥水「硝酸銀稀釋溶液」,避免眼睛感染。
助產士只處理自然產,當產婦有狀況發生或是需要進行結紮手術,必須轉介給醫師或醫院幫忙,助產士要做到產婦與嬰兒零死亡,也必須非常仔細小心照顧每一位產婦,因為要有專業的訓練、不斷的提昇技術,才能確保母嬰平安。
1970年後 婦產科醫師接生時代來臨
自然產╱剖腹產
從早期助產士接生,到婦產科醫師從醫療角度介入生產,科技的進步讓母嬰死亡率大幅降低,一直到今日,由婦產科醫師接生也成為生產主流型態。
日據時代的婦產科發展
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淳森指出,日治時代台灣民風未開放,女性觀念較保守、封閉,除非重大疾病,不然對婦產科的看診總有很多顧慮,甚至排斥,當時的醫生並不像現在婦產科醫師有較獨立的處理事情方法,大半還是需要助產士協助,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女性觀念保守,需要在場有另外一些女性的陪同,另一方面,新進醫師是讀完醫學院,但是並沒有豐富的經驗,相較之下,資深助產士在經驗上就比醫生多,而生產這種事,雖然在書上讀了一大堆,甚至說不定在書上有制式化的處理方式,但在真正接生時,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在接生方面,助產士才是主要的醫生,雖然醫生知識絕對多於助產士,但技術和處理事情的方法絕對是以助產士為主。
1970年後的婦產科發展
許淳森副院長接著表示,到了1970年之後,由於科技的發達、儀器的日新又新,台灣婦產科不斷邁向現代化。1971年後,由於社會安定,經濟快速發展與國外來往頻繁,很多婦產科醫師由國外受訓回來引進新觀念新技術,接生由助產士轉為醫師,加上公私立醫學院、財團醫院、教會醫院擴增,平均每年培訓一百多位婦產專科醫師,有的在醫院服務,一部分則自行開業行醫。
90?100年代 邁向新世代人性化生產
自然產
從助產士接生,到婦產科醫師由醫療角度介入生產,到今日邁向民國100年,孕媽咪在孕產這件大事上有更多自主權,從懷孕開始,便不斷吸收新知、瞭解生產過程,生產也能按照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生產,感受自然且愉悅的生產經驗。
重視人性化的生產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為了降低生產的風險,醫療大量介入產婦的生產過程,新莊樂寶兒婦幼診所護理黃資裡主任說明,因為生產醫療化,雖然確實降低了生產時的死亡率,但也讓產婦及醫護人員開始思考,是否有過度濫用、甚至誤用醫療的情況?在回歸自然的潮流下,為了讓產婦在生產時有參與和自主權,且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人性化生產是新世代產婦的新選擇,以符合產婦意願的生產方式生產,或是選擇較符合人性化生產的醫院診所待產,都可以讓新世代的孕媽咪感受更自然、健康且愉悅的生產經驗!
符合產婦意願的生產方式
黃資裡主任表示,因為生產並非生病,產婦對於生產應有自主權和參與權,醫護人員也應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目前在台灣,已經有不少孕媽咪在生產前會擬定自己的「生產計畫書」,藉此可在產前充分瞭解生產過程,針對自己的需要及想法,訂作一個自己的生產計畫,並且主動與醫師溝通,採取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以減少分娩時的痛苦與不佳的經驗。此外,在國外已施行多年的助產師及陪產員制度,也提供了新世代孕媽咪更人性化的選擇,除了常規的醫療院所待產、生產外,現代孕媽咪也可選擇助產師來協助生產,或是在陪產員及家人共同陪伴下,完成生產大事。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11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編輯的話top
迎接2011 歡慶百年寶寶誕生
文∕副總編輯 蘇麗華
新年新氣象!2011年是深具意義的一年,也就是正式邁入建國一百年。不管是元旦寶寶、或是百年寶寶,孕媽咪們想到要與寶寶一同迎向100年,難掩心中的喜悅,此次特別企劃了《歡慶百年寶寶誕生》心得大公開,在這裡,可以充分感受每一位準媽咪一想到要與寶寶和國家一起歡度生日,便又驚又喜的心情呢!
迎接100年,《媽媽寶寶》雜誌在專題報導中,獨家深入剖析,帶領孕媽咪們回顧百年孕產史。透過三個世代的演進與交替,來看看50年代、70年代到100年所展現不同的孕產歷程。你一定會很好奇,在當年物資環境欠佳的年代,是如何養胎與順產?透過圖片的呈現,與個案的經驗分享,帶領準媽咪們回溯到古早年代,聽聽她們的孕產經。時至今日,新世代的孕媽咪有了不一樣的生產環境,生產方式也不同於以往,她們有哪些孕產新主張呢?一起來看看。
家有新生兒的媽咪們,你知道寶寶從出生到一歲有哪些習俗嗎?像是第一次剃胎髮、第一個滿月、第一次長牙、滿一歲的抓周儀式等。在紀念這些寶寶專屬的大日子裡,爸媽可以了解習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這些古禮儀式,將來都會成為寶寶珍貴的回憶喔!
元旦假期,媽咪們是否安排好活動了呢?趁著花博熱,不妨帶著寶寶一同到戶外踏青。各式各樣鮮豔的花朵,無疑是一場豐富的視覺饗宴;寶寶好奇之餘,還可以讓他聞聞花香、感受遊行隊伍熱鬧的氛圍,進行感官大體驗,有助於他的發展喔!
2011年,一切都是美好的開始,在此祝各位孕媽咪新年快樂!
目錄top
◎專題報導 透視百年孕產史
◎孕婦須知 飲食?運動 改善孕期便秘
◎育兒須知 寶寶怎麼突然不喝奶?
◎生產情報 自然產一定要剪會陰嗎?
◎編輯室透視鏡 百年傳承.0?1歲寶寶習俗大公開!
雜誌簡介top
媽媽寶寶是新手父母懷孕生產育兒的必讀雜誌,同時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於台灣、大陸、馬來西亞同步發行。1995年1月,授權馬來西亞版媽媽寶寶雜誌;2003年1月,授權山東科技出版公司創刊大陸版媽媽寶寶雜誌。媽媽寶寶雜誌,內容包括孕婦須知、孕前資訊、生產資訊、產後照顧、中藥調理、育兒須知、營養食譜及健康資訊等。2004年6月,為了延伸媽媽寶寶雜誌的領域,創刊了姐妹刊物─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家有0至6歲幼兒的父母一本全方位、具國際視野的教養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