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多產婦認為只要注重飲食、吃的好就是坐好月子,其實產後調理體質還是需要使用更具實質效果的中藥藥物來調理,才能達到療效。同時也可避免因為產婦攝取過多熱量導致身材恢復不易。

中藥的補藥,基本上有補氣藥(四君子湯類)、補血藥(四物湯類)、氣血雙補藥(八珍湯、十全大補湯類)、補陰藥(六味地黃湯類)、補陽藥(桂附八味丸類)等。如果能清楚自己的體質與需要,在這些基本方中加減,即可適用於一般產後狀況。如產後腰酸背痛,骨盆腔韌帶鬆弛,常加入杜仲、懷牛膝、桑寄生補腎壯筋藥。

產後服用中藥方藥的順序,簡單的來說,是先服生化湯七帖,再服八珍湯加補腎壯筋骨藥十帖,最後服補腎滋陰加補氣血藥物七帖。服用這類方藥期間,麻油雞、杜仲腰片交替服用,毋須合併服用,除了餵母乳產婦需多攝取蛋白質外,其餘產婦是不需要的。

準媽媽分娩後,身體的機能會發生一些變化,這個階段不同於平常,與懷孕時也不同,用中藥補益,還是有很多禁忌的。
(1)剛剛經歷分娩的新媽媽,體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臥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復,所以新媽媽急於用人參補身子是有害無益的。
(2)在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若服用活血作用強的藥物,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癒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
(3)太過熱性的藥物,則會傷害新媽媽的身體。因為辛辣溫燥藥物可助內熱,而使新媽媽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症狀,也容易使新媽媽出汗增加,耗損新媽媽的身體。
(4)太過滋膩的藥物會影響新媽媽的脾胃功能,因此為了保障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新媽媽應避開滋膩的中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a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