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藥補4階段
產後藥補方面也是要符合階段性原則,再配合體質和環境做調整。
1.第一步:促進宮縮,清除惡露
代表方藥是生化湯,其基本組成有五味中藥:當歸、川芎、桃仁、炮黑薑、炙甘草,一般到中藥房買到的生化湯也以此為基礎,但各家又或多或少有劑量與增加藥味的不同。建議應請合格中醫師視產婦體質和需求來調配,例如有哺乳需求者,可增加促進乳汁分泌的中藥,如王不留行、通草、絲瓜絡、路路通等;有水腫狀況可加益母草。
2.第二步:養血化瘀兼補氣,促子宮內膜修護
這個階段會增加溫和的補氣血藥物,如黨參、黃耆、杜仲、續斷、紅棗、枸杞。
3.第三步:調理腸胃功能
可選用四神湯做基礎,將豬肚、豬小腸、排骨、粉腸(任選一種)加7〜8碗水,2碗酒,燉至軟後,再將藥材放入,一起燉至全熟。
4.第四步:補氣養血益腎,幫助子宮卵巢修護,預防腰酸掉髮,強壯筋骨
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或是八珍湯做基礎,加入補肝腎藥物,如杜仲、續斷、補骨脂、何首烏、肉蓯蓉、枸杞等。通常在產後滿3星期開始服用。
夏季坐月子:中醫師的建議
產婦因懷孕及生產過程耗傷身體,可利用坐月子時來調補,可分為食補及藥補,都須循序漸進,先以平和清淡為主,逐漸加強,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更須注意是否有「上火」(口乾舌燥、睡不著、多夢、身體燥熱、大汗出、便秘、惡露變臭),不宜吃全酒食物,藥補則建議由中醫師調配。生活起居則重在避免生病、過勞,因為有易於流汗的特點,須絕對避免受風寒;夏季時空調是必須的,以免汗出過多不利產婦身體復原。
全文內容參考:【嬰兒與母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