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產後新媽咪“月子餐”
  新媽咪需要通過合理的飲食來調補身體,以産生足夠的高質量乳汁餵養寶寶,這就需要提高維生素的攝取量,包括適當提高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鹼酸、維生素A、維生素C的攝入,還需要保持一定量的鈣、磷、鐵攝入量。藥補不如食補,但並不代表著坐月子時就一定要整鍋整鍋地喝湯,或者每天一隻老母雞或豬蹄膀往肚子裏塞。
  說起坐月子時怎麽補充營養,可能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北方人認爲,要喝小米粥,吃紅棗、雞蛋;南方人以燉品爲主,特別是麻油雞、豬蹄湯;喝米酒水則在臺灣十分流行。此外,還有紅糖水、鯽魚湯⋯⋯隨著臺灣主持人徐熙娣(小S)產後按照月子公司制定的月子餐食譜迅速恢復身體素質並成功瘦身之後,月子餐也在全國風行了起來。是遵循古法還是追隨新式,到底哪種月子餐最具功效呢?
  懷孕對女性影響很大,因爲胎兒的需要,母親心臟負擔增大、心跳加快、腎臟增大、輸尿管變粗,子宮也增大變長,此外皮膚、骨骼、關節、韌帶等亦相應改變,加上分娩後全身呈現虛脫狀態,皮膚筋骨鬆弛,因此坐月子過程對女性來說相當重要。調養得當,不但恢復快,還有改善體質的功效;調養不當,不但身心無法恢復,日後還會引發許多毛病,因此不可不慎。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只要坐好月子,完全可以。
  產後餐點的注意事項:
  階段性食補、溫和的熱補、米酒精華露料理所有餐點、少食多餐。
  第一、階段性的食補,嚴禁產後立刻大吃大喝。
何謂階段性食補?
  就是根據産婦的生理特點分階段進補,嚴禁產後立刻大吃大喝。
  第一周:以代謝排毒爲主,就是排除惡露、廢水、廢氣和老廢物,實際上讓身體裏的舊東西
排乾淨,適當地補充營養,既保證了必要的營養,又不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第二周:以收縮骨盆及子宮爲主,子宮在產後兩周內恢復很快,這時候可以通過飲食來協助
使之收縮得更好。
  第三周:以後才是真正的滋養進補周。所以雞湯,花生豬腳這個時候開始吃正好。
  第二、溫和的熱補
  必須選用慢火烘焙且100%純的黑麻油  選用爆透的老薑。老薑:健胃、祛寒、除濕、發汗作用,可促進食欲,增加新陳代謝。“爆透”的老姜的皮會分泌一種碳素,對人體有溫和的熱補作用,若老薑不爆透,則其本來含有會“發”及“刺激”的特性,令産婦吃後,易造成容易流汗、長痔瘡、咳嗽、蕁麻疹,不可爆焦否則會太刺激,易造成上火,咳嗽等症狀。  要用去掉酒精,稱“米酒精華露”的米酒。將酒精完全去掉的米酒屬於溫和的熱補,與直接以米酒來燉補的熱補是不同的,普通米酒來燉補太燥熱且酒精對肝臟不好。
  第三、米酒精華露作爲所有餐點和飲料的湯頭
  米酒能行氣活血,通經活絡,增進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幫助産婦把懷孕中積存的廢水、廢物從體內排出,從而很好地修補內臟,預防內臟下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gamom 的頭像
    megamom

    媽咪寶貝產後坐月子知識

    mega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