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坐月子是指分娩後到產婦身體機能和生殖器官復原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8周。 醫學上將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俗稱坐月子。而目前坐月子的爭論已涉及到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與受西方影響下的現代新觀念,因此,在棄與留的問題上,國人根據自身的文化底蘊沉澱出一套以養生保健為主的坐月子新理念,它打破了舊習俗,吸收了一些更科學的養生之道,因此,可以說坐月子是典型的中式習俗。
究竟怎樣坐月子才得是科學呢?下面從六個方面對坐月子的養生保健說明。
一、個人衛生保健
在產褥期,媽媽出汗多,因此要保持身體的潔淨,勤換內衣,勤洗澡,要避免泡澡。自然產的產婦分娩後2~5天便可以洗澡,坐月子期間可洗澡3~4次,而做剖腹產的產婦可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洗澡1~3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即可。剛生產晚的媽媽產後惡露多,要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常換衛生巾,會陰要用溫水沖洗,洗時注意要從前(會陰)向後(肛門)洗,以免將肛門的細菌帶到會陰傷口和陰道內;月媽媽和寶寶的居室要做到每日通風。值得注意的是:通風時應將月媽媽和寶寶換到另一個房間,一次通風20~30分鐘,每天1~2次。切記要避免穿堂風。
二、飲食保健
坐月子期間要多吃蔬菜,水果、瘦肉、蛋類。應選擇少量多餐的飲食結構,一天吃5~6餐為宜。可乾稀搭配,這樣更有利於消化和吸引。乾的保證營養供給,稀的保證足夠水分。葷素相宜,清淡適宜。可多食魚湯、雞湯、醪糟,豬蹄湯、茴香餃子等催乳的食品。要多喝牛奶或口服鈣片,不但自己補鈣還可通過乳汁間接給寶寶補鈣。
三、子宮的保健
應提倡產婦早開奶,早吸乳,可刺激子宮收縮,有效地減少子宮出血,從而加快子宮的恢復。產後要多觀察惡露的顏色:惡露由紅變白,數量由多漸少,由血腥味到無味,通常一個月後應排淨,若惡露不淨或出現異常,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產後42天應回去醫院做產後檢查。同時,坐月子時期要絕對避免性生活,因為女性的生殖器官經過妊娠和分娩的變化和創傷,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才能恢復到正常,月媽媽身體的全面恢復需要56天。最好是月經恢復後再開始過性生活,若是剖腹產,至少要等到三個月以後。
四、乳房的保健
月媽媽給寶寶餵奶前要清洗乳頭,餵奶時應吃空一隻乳房再吃另一隻乳房。餵完奶要將最後一滴乳汁均勻塗在乳頭和乳暈上,可防止乳頭皸裂。兩次哺乳之間應對乳房進行熱敷,按摩。按摩時手掌對乳房應進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順著輸乳管呈放射狀按摩。
五、心理保健
產後的產婦由於生理上的變化,精神比較脆弱,加之壓力增大,有可能發生產後抑鬱症。總覺得自己自從有了孩子,不但身體要忍受疼痛之苦,還要照顧寶寶,白天、晚上都休息不好,還要為奶水不夠而著急。介於坐月子期的心理活動,醫生會以極大的工作耐心對其做心理疏導,最好產婦的丈夫也在跟前參加相關的心理宣教內容,讓他在日常生活中對產婦多一些體貼、照顧,主動承擔一部分家務,比如:主動給寶寶換尿布、洗尿布,親自下廚等,這一點一滴生活中的小事正是緩解坐月子期不安定情緒的一劑良藥。隨著子宮的逐漸恢復、奶水漫漫多起來以及瞭解了寶寶的生活規律之後,心情會豁然開朗。
六、適當運動
坐月子並不是非要整天在家中坐著或躺著,分娩次日就可以在床上翻身,半坐位與臥式交替休息,以後可適當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能鍛煉,比如多下地活動,可在床邊和房間內走動、做一些產後體操、適當的腰部運動以及簡單的家務等,可增強產婦體內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以便儘早恢復體形。同時也可減少便秘的發生。
留言列表